摘要:新聞傳播學科文獻
一、世界早期新聞學文獻
1.約翰·彌爾頓《論出版自由》,1644年。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58年版。
議會演說,首次提出言論與出版自由的要求,主要觀點是:在多元的信息中認識真理。
2.托拜厄斯·波伊瑟《關于新聞報道》,1690年,原文為拉丁文,現(xiàn)代文字中僅有葡萄牙譯文,有英文研究文章。
世界上第一篇新聞學博士論文,共29個段落。
3.詹姆斯·密爾《論出版自由》,1811年,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8年版。
首篇論證新聞出版自由與法治的論文。
4.斯圖亞特·密爾《論自由》,1859年,商務印書館中譯本1959年版。
首次從自由權利角度論證了思想領域的相互包容問題。
5.羅伯特·普爾茲《德國新聞業(yè)史》,1845年,原文為德文,沒有中文版。
第一本新聞學專著。
6.奧托·格羅特《未被認識的文化力量——報學基礎》8卷本,1960~1974年陸續(xù)出版,原文為德文,沒有中文版。
世界上最厚的新聞學理論著作,4000多頁。
7.為新聞學奠基的三本小冊子:
?。?)沃爾特·李普曼《輿論》,1922年,有華夏出版社、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譯本版,譯名“輿論學”、“公眾輿論”,均有誤。
?。?)卡斯柏·約斯特《新聞學原理》,1924年,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3年版。
(3)尼爾森·克勞福德《新聞道德》(主要論述客觀性原則),1924年,原文為英文,沒有中文版。
二、中國早期新聞學文獻
1.徐寶璜《新聞學》,1919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。
2.任白濤《應用新聞學》,1922年,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版。
3.邵飄萍《實際應用新聞學》,1923年,收入北京大學出版社《邵飄萍新聞學論集》2008年版。
4.邵飄萍《新聞學總論》,1924年,收入北京大學出版社《邵飄萍新聞學論集》2008年版。
5.戈公振編著《新聞學撮要》,上海新聞記者聯(lián)歡會(原名如此)1925年出版。
6.戈公振《中國報學史》,1927年,中國新聞出版社1985年版。
7.黃天鵬《新聞學演講集》,現(xiàn)代書局1931年版。
8.戈公振《新聞學》,1932年,商務印書館1940年版。
三、現(xiàn)在較新的國際新聞學著作
1.美國新聞自由委員會《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》,1947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4年版。
2.馬丁·勞?;羝潯⒋笮l(wèi)·韋弗爾主編《全球新聞學研究:理論、方法、發(fā)現(xiàn)和未來》,2008年,原文為英文,沒有中文版。
3.蓋伊·塔奇曼《做新聞》,1978年,華夏出版社中譯本2008年版。
4.邁克爾·舒德森《發(fā)掘新聞:美國報業(yè)的社會史》,1978年,北京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9年版。
5.W·蘭斯·班尼特《新聞:政治的幻象》,1991年,當代中國出版社中譯本2005年版。
6.保羅·布賴頓、丹尼斯·福伊《新聞價值》,2007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4年版。
7.比爾·科瓦齊、湯姆·羅森斯蒂爾《新聞十大基本原則》,2007年,北京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1年版。
8.比爾·科瓦奇、湯姆·羅森斯蒂爾《真相:信息超載時代如何知道該相信什么》,2011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4年版。
四、中國新聞理論著作
?。ㄒ唬┮话阈侣劺碚?/span>
1.王中《新聞學原理大綱》,1956年,收入復旦大學出版社《王中文集》2004年版。
2.甘惜分《新聞理論基礎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。
3.戴邦、錢辛波、盧惠民主編《新聞學基本知識講座》,人民日報出版社1983年版。
4.李良榮《新聞學概論》,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。
5.成美、童兵《新聞理論教程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。
6.劉建明《宏觀新聞學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。
7.楊保軍《新聞事實論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。
8.陳力丹《新聞理論十講》,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。
9.陳力丹、張建中《新聞理論教程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。
(二)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
1.童兵《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史稿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。
2.陳力丹《精神交往論——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》,1993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。
3.陳力丹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思想體系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。
4.鄭保衛(wèi)《中國共產(chǎn)黨新聞思想史》,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。
五、中國流通的新聞傳播史著作
(一)中國新聞傳播史
1.方漢奇主編《中國新聞事業(yè)通史》三卷本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~1999年陸續(xù)出版。
2.金冠軍、戴元光主編《中國傳播思想通史》三卷本,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。
(二)外國新聞傳播史
1.張隆棟、傅顯明《外國新聞事業(yè)史簡編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。
2.陳力丹《世界新聞傳播史》,2002年初版,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。
3.李彬《全球新聞傳播史》,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。
4.邁克爾·埃默里、埃德溫·埃默里、南希·L.羅伯茨《美國新聞史》,1954年初版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9年第九版。
5.羅伯特·希利亞德、邁克爾·基思《美國廣播電視史》,2004年,清華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2年版。
六、中國流通的新聞法著作
1.陳欣新《表達自由的法律保障》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。
2.唐·R·彭伯《大眾傳媒法》,1998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5年版。
3.約翰·D·澤萊茲尼《傳播法:自由、限制與現(xiàn)代媒介》,1993年,清華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7年版。
4.薩莉·斯皮爾伯利《媒體法》,2000年,武漢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4年版。
5.魏永征《中國新聞傳播法教程》,2002年初版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。
七、中國新聞職業(yè)道德著作
1.黃旦《傳者圖像:新聞專業(yè)主義的建構與消解》,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。
2.吳飛《新聞專業(yè)主義研究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。
3.陳力丹、王辰瑤、季為民《艱難的新聞自律——我國新聞職業(yè)規(guī)范的田野觀察/深度訪談/理論分析》,人民日報出版社2010年版。
4.陳力丹、周俊、陳俊妮、劉寧潔《中國新聞職業(yè)規(guī)范藍本》,人民日報出版社2012年版。
5.《媒體人新聞業(yè)務守則》編寫組《媒體人新聞業(yè)務守則》,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。
八、中國流通的新聞業(yè)務著作
1.密蘇里新聞學院寫作組《新聞寫作教程》,1967年,新華出版社中譯本1986年版。
2.梅爾文·門徹《新聞報道與寫作》,1988年,華夏出版社中譯本2003年版。
3.威廉·布隆代爾《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》,1999年,華夏出版社中譯本2006年版。
4.艾豐《新聞采訪方法論》,人民日報出版社1982年版。
劉海貴(采訪)、蔡雯(編輯)、張征和高鋼(采寫)等的教材影響面較大。
九、中國流通的廣播電視著作
1.約翰·菲斯克《電視文化》,1987年,商務印書館中譯本2010年版。
2.羅伯特·艾倫《重組話語頻道: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》,1992年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譯本2000年版。
3.戴維·莫利《電視、受眾與文化研究》,1992年,新華出版社中譯本2005年版。
4.孫玉勝《十年——從改變電視的語態(tài)開始》,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版。
5.吳飛《火塘·教堂·電視》,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年版。
6.周勇《理解電視:從理論到方法的路徑》,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2年版。
十、傳播學代表性著作
(一)傳播學文獻基礎
1.阿芒·馬特拉、米歇爾·馬特拉《傳播學簡史》,1998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8年版。
2.丹尼爾·C·哈林、保羅·曼西尼《比較媒介體制:媒介與政治的三種模式》,2006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2年版。
?。ǘ﹤鞑W功能-經(jīng)驗主義學派
1.奧利費·博伊德·巴雷特、克里斯·紐博爾德編《媒介研究的進路:經(jīng)典文獻讀本》,1995年,新華出版社中譯本2004年版。
(三)傳播學技術主義控制論學派
1.哈羅德·伊尼斯《帝國與傳播》和《傳播的偏向》,1950年、1951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3年版。
2.哈羅德·英尼斯《傳播的偏向》,1951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3年版。
3.馬歇爾·麥克盧漢《理解媒介——論人的延伸》,1964年,譯林出版社中譯本2011年版。
4.尼爾·波茲曼《娛樂至死》,1985年,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4年版。
5.約書亞·梅羅維茨《消失的地域——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》,1985年,清華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2年版。
6.保羅·萊文森《軟邊緣:信息革命的歷史與未來》,1997年,清華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2年版。
7.林文剛《媒介環(huán)境學——思想沿革與多維視野》,1992年,北京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7年版。
(四)傳播學結構主義-權力學派
1.尤爾根·哈貝馬斯《交往行動理論》,1981年,重慶出版社中譯本2004年版。
2.尤爾根·哈貝馬斯《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》,1962年,學林出版社中譯本1999年版。
3.斯圖亞特·霍爾《編碼/解碼》,1973年,收入《文化研究讀本》的一章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譯本2003年版。
4.達拉斯·斯麥茲《傳播: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盲點》(論文),1977年,沒有中譯本。
5.格雷厄姆·默多克、比特·戈爾丁《媒體政治經(jīng)濟學》,1997年,原文為英文,沒有中文版。
6.米歇爾·??隆吨R考古學》,1969年,三聯(lián)書店中譯本2007年版。
7.羅蘭·巴特《符號學原理》,1965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8年版。
8.羅蘭·巴特《神話——大眾文化詮釋》,1957年,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譯本1999年版。
9.梵·迪克《作為話語的新聞》,1988年,華夏出版社中譯本2003年版。
10.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組《獲取信息:新聞、真相和權力》,1992年,新華出版社中譯本2004年版。
十一、中國流通的傳播學著作
1.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世界新聞研究室編《傳播學簡介》,人民日報出版社1983年版。
2.韋爾伯·施拉姆、威廉·波特《傳播學概論》,1982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0年版。
3.戴元光、邵培仁、龔煒《傳播學原理與應用》,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。
4.劉建明《基礎輿論學》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。
5.孟小平《揭示公共關系的奧秘——輿論學》,中國新聞出版社1989年版。
6.陳力丹《輿論學——輿論導向研究》,1999年初版,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第二版。
7.郭慶光《傳播學教程》,1999年初版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二版。
8.陳力丹、陳俊妮《傳播學綱要》第二版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。
9.陳衛(wèi)星《傳播的觀念》,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。
10.王怡紅、胡翼青主編《中國傳播學30年》,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年版。
11.石義彬《批判視野下的西方傳播思想》,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。
十二、中國流通的新媒體著作
1.尼古拉·尼葛洛龐帝《數(shù)字化生存》,1995年,海南出版社中譯本1996年版。
2.曼紐爾·卡斯特《網(wǎng)絡社會的崛起》,1996年,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譯本2000年版。
3.亨利·詹金斯《融合文化:新媒體和舊媒體的沖突地帶》,2006年,商務印書館中譯本2012年版。
4.克萊·舍基《未來是濕的》,2008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9年版。
5.齊格蒙·鮑曼《流動的時代》,2006年,江蘇人民出版社中譯本2012年版。
6.彭蘭《網(wǎng)絡傳播概論》,2001年初版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三版。
7.胡泳《眾聲喧嘩》,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。
十三、中國流通的跨文化傳播著作
1.愛德華·霍爾《無聲的語言》,1959年,北京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0年版。
2.愛德華·霍爾《超越文化》,1976年,北京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0年版。
3.拉里·薩默瓦、理查德·波特主編《跨文化傳播》,1997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0年版。
4.關世杰《跨文化交流學》,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。
5.單波《跨文化傳播的問題與可能性》,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。
十四、中國流通的廣告學著作
1.大衛(wèi)·奧格威《一個廣告人的自白》,1963年,中信出版社中譯本2008年版。
2.J·托馬斯·拉塞爾《克萊普納廣告教程》,1984年,清華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9年版。
3.威廉·阿倫斯、邁克爾·維戈爾德《當代廣告學》,2004年,人民郵電出版社中譯本2013年版。
4.廉·維爾斯、桑德拉·莫里亞提《廣告學原理與實務》,1999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9年版。
5.倪寧《廣告學教程》,2001年初版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四版。
十五、中國流通的公共關系學著作
1.愛德華·伯內(nèi)斯《輿論的結晶》,1923年,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14年版。
2.詹姆斯·格魯尼格《卓越公共關系與傳播管理》,1992年,北京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8年版。
3.張依依《公共關系理論的發(fā)展與變遷》,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。
4.陳先紅《公共關系生態(tài)論》,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。
5.胡百精《說服與認同》,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。
十六、中國流通的媒介經(jīng)濟學著作
1.羅伯特·皮卡徳《媒介經(jīng)濟學:概念與問題》,1988年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5年版。
2.克里斯·安德森《長尾理論》,2004年,中信出版社中譯本2012年版。
3.喻國明《媒介革命——互聯(lián)網(wǎng)邏輯下傳媒業(yè)發(fā)展的關鍵與進路》,人民日報出版社2015年版。
?。ㄗ髡邽橹袊嗣翊髮W新聞學院教授)
來源:青年記者2015年12月上
編輯:qnjz